组图烟台海阳这条山沟里有6个村,其中5个

这组图片仍是胶东村庄故事系列,要介绍的村庄位于烟台海阳市徐家店镇境内,海阳北部地形多山,很多村庄都分布在大小不一的山沟里。这些山沟,小的只有一个村,大的有好多个。这次要介绍的5个村庄,就位于同一条山沟里。严格的来说,不算大路口的安家村之外,这条山沟里共有6个村庄,由外向内分别是李家苇夼、韩家苇夼、修家苇夼、田家苇夼、宫家苇夼和晶山后村。6个村庄中,有5个都叫“苇夼”,图为中间的修家苇夼村。因为有很多“苇夼”,人们也习惯上把这条山沟称之为“苇夼沟”。这是宫家苇夼村,它跟田家苇夼村差不多是这几个苇夼村当中,最靠里的了,再往山里走就是晶山后村。这些村庄的名字看着挺长,实际上结构并不复杂,都是以建村的姓氏加上“苇夼”两个字构成的。按照地名资料的解释,苇夼的意思就是:“芦苇较多的山沟。”是否如此,已经难以考证,从字面来看,倒是差不多。这些苇夼村的建村时间不一,也并非是按照由内到外或者由外到内的顺序排列,根据记载,田家苇夼和修家苇夼建村于明洪武年间,相对较早,李家苇夼和韩家苇夼建村于明末,宫家苇夼建村于清初。按照这个顺序推测,当年如果有芦苇的话,也主要集中分布在田家苇夼和修家苇夼附近,两村交界处现在也的确有河流和水库。山沟里的村庄,老房子相对比较多见,在这里走一圈,很有历史感。山沟里平地少,优先用来种地,而不少房子都建在山坡上,地基相当高。此前曾有读者提供线索,说这“苇夼沟”在抗战时期曾颇有值得书写的事迹,不过前去探访匆匆,没有打听到详细的情况。查询史料可知,这条山沟在年成为根据地的一部分,这里地处晶山的西侧,算是战场泊(曾是我军指挥部驻地)在西线的屏障,有一定的战略地位。介绍了历史,再简单介绍一下几个苇夼村的现在。靠山吃山,这几个苇夼村的林果都是特色产业,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逐渐有了名气,不少村庄因此致富。根据记载,年,修家苇夼村就成为烟台市首批彩电普及村。这条山沟除了传统的苹果种植之外,这里还有不少大棚蓝莓和草莓,一年四季,水果不断,是个物产丰富的地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jk.com/afhzp/3069.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