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交警部门已建成一个大数据中心、两个平台(公安网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贯通三网(公安网、互联网、视频专网)的信息化支撑体系;构建起新型的信息化合成作战中心,为全市交通拥堵治理,更好的服务交管工作发挥了巨大作用。
今年以来,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以警务实战化为引领,以基础信息化为支撑,强力推进以指挥中心为龙头的交管攻坚改革。按照“四位一体”的工作理念,进行了组织架构改革、业务工作重组、运行模式创新和信息化平台建设。目前,已形成:
★以支队、大队、中队三级指挥中心为龙头,贯通业务窗口和执勤单元的指挥体系;
★重组建立情报预警、运行监测、合成作战、互联网+服务等业务体系;
★建成一个中心(大数据中心)、两个平台(公安网综合服务平台、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二十个业务系统、贯通三网(公安网、互联网、视频专网)的信息化支撑体系;
构建起以“传统警务+科技应用、内部联动+外部协同”的合成作战工作模式。
新型合成作战中心的建立,有力地推动了烟台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改革,引领了基层基础攻坚和信息化应用的深入开展。
按照合成作战的理念和职责划分,交警支队指挥中心设置了指挥长、情报预警、技术支撑、互联网+服务和事故快处快赔等合成作战岗位。建立了“情报主导警务、动态运行调配、应急事件处置”等合成作战工作机制。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文件和工作预案,有效保障了统一指挥、部门联动、合成作战的高效运行。
1情报主导,变被动处置为主动应对
市公安局交警支队指挥中心民警许晓明介绍:
“依托情报预警系统,交警支队指挥中心建立了交通信息全警采集机制,实时采集天气信息、路况信息、施工信息、重大活动等各类信息。依托专业情报人员,实时开展情报编研、应用,建立日分析、周研判的情报会商机制。对内发布预警指令、进行工作指导,提升了警务效能;对外发布诱导信息、提供出行参考,提高了交通参与者的协同性。目前,通过勤务系统,各执勤单元可实时接收情报预警指令;交通参与者可通过互联网、手机App、诱导屏、交通广播等实时接收交通诱导信息。情报预警应用机制的形成,有效改变了传统警务模式,实现了交管工作由被动处置向主动应对的转变。年以来,指挥中心采集发布交通预警信息余次,依托精准预警,提前处置,有效避免了严重交通拥堵30余次。”
2运行监测,建立动态调配机制
目前,交警指挥中心已建立数据采集分析评价系统、交通信号网络控制系统和智慧勤务管理系统等。
依托信息化大数据,实时采集全市路网、交通设施、交通流、交通违法、交通事故、勤务管理等业务数据,科学分析评价,全天候运行监测。结合评价结果,运用交通诱导、信号控制和勤务管理等手段,动态调配交通。
运行监测机制建立以来,指挥中心及时协调公路、城管等部门维修道路、完善设施,设施完好率大幅提升;针对发现的交通拥堵、交通事故等各类交通事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进行动态调配、合理处置,群众满意率大幅提升。
3合成作战,全面提升管控效能
合成作战中心,一是依托智慧勤务系统对传统勤务模式进行改造,将各执勤单元由单兵作业联为网络,使其聚指成拳,形成整体效益;同时使路面民警获得了强大的信息支持,实现了业务协同。二是在事件处置过程中融入了交通诱导、视频巡防、信号控制等科技元素,拓展了管控手段。三是建立了内部联动工作机制,将路面管控与基层基础、车驾管、交通宣传、事故处理、违法处理、通行证管理等后台业务联为一体,实现了前后方协同工作。四是构建起外部协同工作机制。与公路、城管、交通、教育等部门建立协同工作机制,针对不同事件,按照预案协同工作。
合成作战体系的建立,有效提升了路面管控效果,节约了用警成本,交通违法打击效能大幅提升(交通违法查处量:年为万;年万;年万),道路交通事故四项指标连年下降(、、年度指标),路面交通拥堵得到有效管控。
4互联网+,提升服务水平
根据互联网发展态势,交警支队搭建了互联网交通综合服务平台,构建了互联网工作体系,拓展了互联网服务范围,拥有注册用户万,形成全天候、全时空覆盖的交管服务机制。一是建立起交通出行服务体系。依托综合服务平台,实时提供交通出行信息服务、停车诱导服务、路况视频直播服务、大数据信息预警服务等。二是搭建起互联网交管业务办理体系。
除已开通业务外,目前,还开通了通行证办理、互联网挂牌、互联网换证、e路行事故快处快赔、随手拍举报等业务。互联网+服务体系的建立,有效提升了服务效能。
目前,全市约有50%的违法处理业务、40%的交通事故处理业务、30%的车驾管业务依托互联网+方式办理。交通事故互联网+快处快赔工作五分钟撤除现场,十五分钟至半小时完成责任认定和保险理赔,群众满意率达到98%以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