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的高温高湿天气
使得中暑时有发生,
甚至有患者因其危及生命被送进ICU
据报道
8月2日-5日三天时间,
烟台市急救指挥中心接诊
例中暑患者;
仅8月4日一天就接诊中暑患者例。
近期
青大附院重症医学科各病区
陆续收治10名热射病患者,
专家提醒市民注意防暑降温。
近日,一名60岁男子在室外钓鱼后高热至38.5℃,在当地诊所就诊后治疗效果欠佳,随后出现意识障碍、全身不自主抖动,家人带他紧急到青大附院西海岸院区就诊。
患者被收治进重症监护室时已呈昏迷状态,治疗团队立即给予经口气管插管,接呼吸机辅助通气,但患者心功能及肝肾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受损,存在凝血机制异常、血小板低,目前仍在接受降颅压、强心、CRRT、纠正凝血等对症支持治疗。另有3名重度中暑患者为在外务工的工人,在工地作业时被其他工友发现意识不清、呼医院,经检查,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多脏器衰竭及凝血功能异常,医护团队仍在积极救治。
据了解,中暑是指由于高温或长时间热辐射作用使人体体温调节功能紊乱而发生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头晕、头痛、恶心、呕吐、大汗、浑身无力及行走不稳,重症还可突然晕倒。根据中暑严重程度分为热痉挛、热衰竭和热射病三种,其中热射病最严重。
专家介绍,通俗地讲,热射病就是严重的中暑。劳力型热射病是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伴有意识障碍、横纹肌溶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急性肝损害、急性肾损害等多器官多系统损伤。发病急,病情进展快,病死率较高。热射病初期仅表现为头昏、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体温升高、恶心呕吐等,一旦发展为重症热射病,则可出现大量出汗、血压下降、晕厥、肌肉痉挛,甚至发生意识障碍、嗜睡、昏迷等。除热射病外,热痉挛、热衰竭也属于重症中暑。
如何预防热射病发生?专家介绍,首先应注意环境温度控制。保持自然通风,如教室、办公室、实验室等学习、工作场所应保证适宜的温度,注意空调设置温度不宜过低。其次要减少高温天气的室外作业,注意劳动保护。还要注意多喝水,在高温天气,不论运动量大小都要增加液体摄入,不要等到觉得口渴时再饮水。同时要注意补充盐分和矿物质,在高温时不宜饮用酒精性饮料和高糖分饮料,并要避免饮用过凉的冰冻饮料,以免造成胃部痉挛。
专家提醒,
夏天要注意这些事项
↓↓↓
市民在高温天一定要注意休息。早睡早起,合理安排休息时间,保证足够的睡眠以保持充沛的体能,以达到防暑目的。特殊人群应特殊对待。婴幼儿、65岁以上的老年人身体对温度改变的感知和响应会变得迟缓,对于患有心脏病、高血压,或正在服用特殊药物的人群,如:治疗失眠、抑郁症的药物,家人需要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