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观点济青高铁通车之时,就是济南衰落

治疗白癜风一般要多少钱 http://pf.39.net/bdfyy/bdfal/150527/4630319.html

华芳

这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全国都在大力推进都市圈战略,山东也推出了济南都市圈、青岛都市圈、烟威都市圈三大都市圈,那么,这三大都市圈的未来方向会是如何,会走向何方呢?

青岛都市圈-正在高速起飞

毫无疑问,在自然环境、人才环境、国际知名度、航空资源等维度,青岛是山东的老大,济南和烟威完全追不上青岛,青岛速度正在加快。

青岛已经在放开了发展,即墨、黄岛、胶州发展都很快,已经腾出了足够大的未来城市扩张空间,这是青岛走向特大城市的前奏。

胶州机场是和北京大兴机场一个级别的国际机场,未来会成为一个重要的空港,会有更多国际航线,这意味着更多国际化交流会来到青岛。

青连铁路通车后,青岛去上海更方便了,两个北方国际化都市连接更加紧密,青烟荣威也为青岛带来足够的区域流量

青岛干了一些牛逼的事儿,抢大学,青岛政府真的很聪明,山东很多学要整体搬到青岛,包括王牌专业-计算机系,人才为先,这是青岛崛起的关键。

烟威都市圈-现代制造业之都

烟台是工业强市,县域经济发达,区域发展相对均衡,市区反而一般般,烟台无法追上青岛,城市构架和人才储备完全不是量级,但有强势工业支撑,会长期领先济南。

烟威是中国北方最宜居的地区,旅游业、海洋产业、农业、工业都很发达,但是,一个软肋就是人才储备太差。整个烟台没有一个像样的大学,会阻碍北上广企业回流烟台,烟台政府需要重视这一点。

烟台的城市规划过于循规蹈矩,依托在海滨一带,很容易过度开发海岸线资源,而内陆区域的规划开发严重不足,这对于城市空间是一件不利的事儿。

比如,未来要引进更多的好高校,不可能总是给划拨海岸线资源,需要在10公里范围内预留出大片高校土地。

烟台的别墅太少,海滨资源已经存量化,需要高端住宅吸引高端人才,相比之下,青岛即墨的别墅区阴错阳差地变成了北京顺义的角色

潍莱线通车,会缩短烟台和北京、上海的距离,但是,烟台真正等待的是京沪二线、环渤海高铁。

济南都市圈--野心很大,前途堪忧

王文涛上任以来,济南城建开始大刀阔斧前进,东扩加速、地铁上马,为济南未来发展塑造出了空间。

但是,济南保守的文化不容易改变,这里不容易诞生创新型企业,尽管高校密集,却并没有产生真正的创新创业浪潮

山大计算机等核心院系搬迁到青岛,这是山大对城市的投票,山大未来核心可能逐步搬回青岛,青岛的IT氛围和产业环境远远好于济南。

济南唯一拿得出的手的是山东鲁能泰山足球队,泰山队不太可能搬离济南,济南却连个专业足球场都没有配合搞出来。

济南西站一带,这么多年了,广场空空如也,拍脑门的规划并没有带来效果,北京的企业也并没有来这里,这里可能成为睡城。

金融中心是一个空洞的美梦,只靠行政肯定不行,烟台还有一个恒丰银行,济南有啥呢?盲目的CBD建设可能成为托大的工程,济南产业创新驱动力是不行的

在我看来,济南不应该成为都市圈中心,济南老老实实做个省府,做好文化中心就可以,鲁西的经济中心或许应该分散化。

济青高铁通车之后,济南可能快速衰落

青岛的城市气质和吸引力远远大于济南,济青高铁通车之后,济南IT等高端产业很可能被青岛吸走,在山大的带动下,山东IT产业将更佳密集于青岛。

济南的高校多,但好学校不多,尽管如此,优秀毕业生会更多、更便利地走向青岛,青岛会进化成超级城市,而济南可能快速衰落。

如果济南走向衰落,鲁西可能成为铁锈地区,对鲁西的未来,表示非常担忧。

高铁方便了商务,也同样加速人才流动,北京吸走了整个河北的青年才俊,青岛吸走济南人才也是很正常的。

当然,鲁西的优势是人口,当年鲁西计划生育做的很差,现在青壮年人口要远远多于胶东地区,这是劳动力优势。

我个人认为,鲁西大部分地区地势平坦,应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而在经济层面,山东省应该以胶东为中心,形成全国竞争力,鲁西劳动力进入胶东才是正道。

烟台的挑战--老龄化加速

烟台的海洋产业、水果是非常出名的,但是,面临着劳动力老化现象,这种现象非常严重。未来十年,烟台的果园将出现没人种植的尴尬局面,此时,一方面规模化农场机制是必然的,但需要大量外部劳动力输入。

计划生育没认真做的鲁西地区是劳动力充足区,鲁西劳动力迁移到烟台是大战略,烟台必须做好这个准备和机制,否则未来农业优势将消失。

烟台的最大特点是县域经济发达,但是,县级人口越来越少,年轻人喜欢中大城市,喜欢进烟台市区,会导致县域经济的后劲不足,这是烟台需要系统性解决的难题。

人才战争应该成为烟台政府的头号战略,不能只盯着工业GDP,否则未来后劲不足,也可能被青岛吸走人才和企业。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jk.com/afhgx/1826.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