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刘云涛 https://m.yiyuan.99.com.cn/bjzkbdfyy/a/260591/记者孙淑玉实习生张雪通讯员栾秀玲颜廷鑫日前,医院东院关节外科副主任、副主任医师赵宇驰团队完成了两例机器人辅助下全膝关节置换术。这标志着该院顺利开启全膝关节置换手术的“机器人时代”,将更精准和微创地为患者重塑“膝”望。63岁的陈女士双侧膝盖疼痛已达7年多,半年前右侧膝盖疼痛加重,严重时甚至无法正常行走。日前,在家人的陪伴下,陈女士坐着轮椅来到医院东院关节外科求诊。经详细检查,最终,陈女士被确诊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因病情较重,药物保守治疗已无法解决陈女士的痛苦。与患者及其家属充分沟通后,赵宇驰决定为其开展机器人辅助下的全膝关节置换手术。赵宇驰介绍,全膝关节置换术作为20世纪最成功的手术之一,目前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在做传统的膝关节置换术时,医生术前规划依赖X线片;术中根据关节畸形程度及软组织张力,凭借术者的经验确定截骨量以及截骨角度,术中垫片厚度的选择往往是在截骨完成后通过测试确定的;术后下肢力线评估要通过拍摄下肢X线片予以确认。在临床工作中,有时会遇到术后下肢力线偏离的情况。“传统手术考验医生的眼力、手力、经验,有了机器人的辅助,手术更加精准和微创,患者术后恢复也更快。”赵宇驰称,在机器人的“加持”下,可以根据患者的术前CT影像信息制订手术方案,并利用术中三维图像,实时将假体的摆位情况、软组织平衡等与术前计划的偏差反馈给术者,及时调整方案,从而精确地进行假体植入。既能保证手术的精准和微创,同时也能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实现“私人定制”。结合陈女士的实际情况,术前赵宇驰团队与机器人工程师团队进行了充分讨论,并导入了患者的下肢CT影像学数据,在术前规划系统中模拟截骨量,假体大小型号、内外侧间隙等情况。术中,在手术机器人辅助下,赵宇驰团队根据陈女士的实际情况精准调整了下肢力线和假体的位置,将假体植入的时间缩短到68分钟之内。术中出血量不足ml,术后陈女士恢复情况良好,困扰其多年的膝盖疼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据介绍,医院东院关节外科将进一步更新该机器人动力系统,提升截骨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同时,还将增加术中运动全程跟踪系统,便于更加充分地评估关节韧带张力。在不断提高关节置换手术精确度的同时,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帮助他们更快地回归健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