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声骑士团送外卖是最合适最舒心的工作

外卖骑手杨凯繁忙的世界里寂静无声。

他用露出8颗牙的微笑回应顾客。微笑、点头、打手势、写字或打字,这是他与人沟通的方式。

偶有顾客对着他伸出大拇指,指关节接连弯曲两下——懂点手语的人会知道,那是“谢谢”的意思。

“您好,我是聋哑人,不能说话,请写信息,谢谢。”他提前打好这段信息,存在手机里,每接一单,就给顾客发过去。

在山东省烟台市“蜂鸟众包”的外卖团队里,有一支“无声骑士团”。从年9月到年5月,这个团队由杨凯1个人发展到16个人。

这些人无法及时收到手机接单提示音,不得不一直刷新屏幕;顾客打来电话,他们没办法直接回答;骑着摩托车送餐时,他们也感受不到发动机的轰鸣。

还有一点是他们有别于其他骑手的:同样都会收到顾客的感谢或投诉,但他们的差评率明显要低。

“你一定可以看到我的谢意”

79单,这是杨凯的单日送餐量最高纪录。那天,他的头像出现在蜂鸟系统烟台地区单量排行榜的季军位置,戴了一顶黄铜色的王冠。

送餐工作通常都能顺顺利利地完成。店里通常有固定区域摆放外卖,杨凯走进餐厅,核对包装袋上贴着的单号,取走外卖,骑着踏板摩托穿街过巷,把外卖送到顾客手里。

少数情况下,他不得不跟店家和顾客沟通,这意味着情形比较麻烦。有时是顾客写错了地址,有时是店家装错了餐,有时天气或交通状况导致时间紧迫。催单电话打进来,他只能按掉,再发短信解释。

打字沟通的效率当然不会高,弄不好就会收到投诉。头几次他还针对投诉试着去申诉,但没有一次成功,后来他不试了。

“聋人写不好。”他用手机打字,向记者解释申诉失败的原因。

据手语专家解释,对从小就听不见的聋人来说,真正的母语其实是自然手语,而汉语在他们眼中,相当于另一门语言,语序语法都完全不同。于是,聋人在打字和阅读时,经历的是从手语到汉语的翻译过程,就像以汉语为母语的人去读写英语一样。

幸好,沟通不畅的事件是少数,更多顾客愿意给予体谅。有顾客留言告诉他:“虽然你可能听不到我对你的感谢,但是你一定可以看到我的谢意。”或者鼓励他:“生活不易,请继续加油!”

一次,杨凯没能及时把餐送到,赶时间的顾客已经离开了送餐地址,但发短信告诉他:“帮我吃掉就可以了,没事的,还是会给你好评的。”

杨凯把这条短信截了图,发到无声骑手们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jk.com/afhhy/2821.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