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推进全市重点工程、重点项目、重大事项落地实施,按照市委部署,从本周三开始,烟台广播《民生热线》节目开展了“热点部门专题热线”活动,轮流邀请市“三重工作”任务承办部门的主要负责人做客直播间,结合全市中心工作和听众关心的问题,现场接听热线电话,答复解决听众提出的问题。
点击下面收听音频版
今天(11月30日),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徐景华受邀做客直播间,现场接受听众咨询,受理听众投诉。一起做客直播间的还有烟台市公安局出入境管理支队副支队长刘晶、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行政许可处负责人凌晓鹏、治安支队副支队长钟太祥、反诈骗中心副大队长李平。
在接受主持人采访时,烟台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政委徐景华说,今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全面创新警务方式、警务机制,着力增强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在开展严打整治行动、提升治安防控水平、优化公安政务服务、整改公共安全隐患等方面取得了新的成绩。
得知市公安局嘉宾上线,听众参与热线非常踊跃,节目还没开始,热线电话的铃声便不断响起。节目直播半小时内,共接听15位听众电话,反映问题16个,涉及“外省车辆牌照怎样在本地年检”、“建议降低诈骗案件立案额度”、“建议在零点立交桥附近道路增设红绿灯”、“没有房产证怎样落户”、“建议加大市区养犬管理力度”、“西山路流浪犬扰民”、“加大僵尸车清理力度”等。
听众李女士反映,零点立交桥下这个区域交通秩序较乱,建议在这里增加红绿灯和监控。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表示,节目后将立即安排工作人员到现场进行勘察,就完善这一区域的道路交通组织管理措施拿出方案,作出答复。
听众李先生反映,年初在一家公司预付元办理了会员卡,该公司在收了几十人的预付费后跑路,虽然到毓璜顶派出所报了案,但至今没有进一步消息,想了解案件办理到哪一步了,是否因为案值小不被重视?烟台市公安局反诈骗中心副大队长李平表示:按照案件受理规范,派出所受理案件后,应交给有管辖权的部门进行甄别,立案与否应看具体案情,如果涉嫌犯罪,公安机关应在第一时间立案,如果案情达不到法定立案的标准,受理机关应对当事人说明不予立案的理由,李先生反映的问题相关部门正在侦办中,节目后将联系办案单位为听众说明案件办理进展情况。
听众肖先生咨询道路交通事故后的责任认定程序,想了解如果司机撞人致死,是否应当被拘留。烟台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赵忠民解释:车辆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后,首先要确认其行为是否违法,根据驾驶员的违法情况确定其责任,其次要进行事故责任认定,结合以上两方面的内容,最终确定对驾驶员进行何种处罚。因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原因和各方所负责任都有不同,所以不能认为司机撞死人后就一定要拘留。
针对节目中没来得及接进和需要进一步调查落实的问题,烟台市公安局政委徐景华当场表示,将安排工作人员逐一进行回访调查并尽快给出答复,他说:“公安机关在打击违法犯罪、防范治安问题的同时,更要为人民群实服好务,通过此次活动,直通民情、民意,切实解决市民实际问题,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全心全意、脚踏实地,为全市人民服好务,让人民满意。”
另外,节目还对本周三市人社局上线时热线电话处理情况进行了简单介绍:市人社局工作人员已经逐一与听众取得联系并答复,详细情况将在本周六早点7点30分到8点的《民生热线》反馈节目中播出。
《民生热线》“热点部门专题热线活动”预告
12月3日——市教育局
12月4日——市卫生计生委
12月5日——市环保局
12月6日——市税务局
12月7日——市规划局
直播时间:周一至周六早7:30——8:00
播出频率:FM
《民生热线》栏目简介《民生热线》是烟台广播电视台与烟台市委市直机关工委、烟台市纪委党风政风监督室联合推出的一档政务监督类热线直播节目,是烟台市委、市政府确立的政府与百姓沟通交流的两条主渠道之一,被为“官”与“民”对话的“金桥”。
《民生热线》节目的宗旨是“让百姓说话、为政府分忧”。目前共有个单位轮流上线。节目通过热线电话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现场解答市民关心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法律权益、社会保障、生活环境等热点民生问题,在党委政府与人民群众之间架起了一座“连心桥”,成为社会矛盾的“解压阀”、党风政风的“监督岗”、和谐社会的“助推器”,广受百姓赞誉。节目开办16年来,累计播出多期,接听听众电话10多万个,回复率达到%,处结率和听众满意度都达到了97%以上,切实做到了“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
《民生热线》节目先后多次被评为山东省广播电视“十佳栏目”,先后三次被中国广播电视协会评为“全国广播栏目民生影响力10强”。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和报纸摘要》、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人民日报》、《中国广播》、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等国家级媒体都对这个节目的成功运作进行过专门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