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孙淑玉通讯员王永梅张铭倩近日,医院门诊大厅,一位老人突然倒地,呼吸心跳骤停、全身抽搐。生死攸关时刻,医护人员迅速反应,一场争分夺秒的抢救就此展开······1分钟:医护人员展开抢救日前,医院门诊大厅,一名老人突然倒地,浑身抽搐。医院职工刘国斌发现后立即大声疾呼,不到1分钟,正在值班的肿瘤介入科副主任邹显志和门诊副护士长曲崇磊到达现场。此时,患者意识丧失、呼吸心跳骤停,两位医务人员迅速对其展开心肺复苏抢救,同时紧急调度人员和设备。随后,烟台市奇山医务科副科长解辉和心内科主任宋吉法迅速赶到现场,投入抢救。7分钟:完成基础生命支持在紧急转移患者的过程中,邹显志和曲崇磊先后跪在平车上对患者进行不间断胸外按压。当日12点07分,患者被成功转移至重症医学科继续进行心肺复苏。重症医学科副主任王丽娜、护士长李潇丹,护士高恒迪、任缘,麻醉师曲妍红、王晓莹等迅速参与抢救,连接心电监护、建立静脉通道、气管插管、连接呼吸机······大家各司其职、齐心协力。心电图显示,老人属于急性心梗,抢救刻不容缓。30分钟:呼吸心跳恢复“静脉推注肾上腺素1mg、J非同步电除颤、持续胸外按压······”宋吉法根据患者情况,迅速下达一道道口头医嘱。通过反复静推肾上腺素,电除颤5次,配合持续不断地胸外按压,心电监护由细颤变为粗颤。第6次电除颤后,患者的心电监护显示仍为心脏停搏状态,然而所有医护人员都没有放弃,“一次、两次、三次······”。伴随着持续的胸外按压、静脉给药以及电除颤,奇迹终于在第7次电除颤后发生了,心电监护显示患者心跳恢复逐渐转为窦性心律,血压开始逐渐上升,肾上腺素由原来的30ml/h,逐渐减为20ml/h、10ml/h······12点30分,呼吸、心跳停止30分钟的老人,出现瞳孔对光反射,大动脉恢复搏动,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在这场“生死时速”的较量中,医院医护人员秉承“生命至上”的原则和为患者高度负责的态度,在抢救流程、制度执行、介入技术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展示了极强的专业素养,以精湛的技术和精准的操作使患者转危为安。他们跑赢了时间,创造了生命奇迹。后期经过溶栓、冰帽保护中枢神经等综合治疗后,老人病情已趋于稳定,目前正等待择期手术。据了解,患者之前有高血压病史,一个月前曾感染新冠病毒。前几日,患者曾频繁出现胸闷、心慌等不适症状,但并未引起足够重视。时间就是生命,时间就是心肌。宋吉法称“急性心肌梗死是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发病初期的救治时间非常宝贵。患者发生心梗后,每秒都有大量心肌细胞坏死,死亡率会逐渐升高。”他提醒广大市民,当出现胸痛或胸部不适等心肌梗死疑似症状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拨打急救电话,争取在医院最专业的救治,以免耽误病情。高血压、冠心病患者更要注意时刻随身携带急救药物,避免意外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