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规划56处外国餐饮购物街区打造一流

昨日下午,烟台市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发布《关于优化涉外服务环境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的实施意见》。《意见》围绕打造优质的营商环境、政务环境、信息环境、交通环境、居家环境、休闲环境等六个方面提出17项举措,并明确牵头单位和责任单位,旨在打造一流的涉外服务环境,增强外籍人士对烟台的融入感归属感,不断提升城市国际化水平。

营商环境

《原产地证明书》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打造互利共赢的营商环境,是我市优化涉外服务环境的首要目标,围绕这一目标,《实施意见》在完善营商机制、推进贸易便利化、拓宽合作渠道等方面提出明确要求。

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营商机制。引导企业按照国际通行的行业规范和管理标准开展生产经营。保持外资政策的稳定性连续性,及时兑现有关政策承诺。严格控制赴外资企业调研、检查数量,确需现场核查的,提前7天上报备案。

推进外商投资贸易便利化。落实《外商投资法》,负面清单之外领域实行国民待遇。优化外资企业开办流程,除法律法规明确规定外,无需提供其他材料。实施“单一窗口”政务服务免费申报制度,优化“一站式”通关服务。《原产地证明书》实行“一次提交、一窗受理”,办理时限压缩至1个工作日。

拓宽国际交流合作渠道。加强与外国城市的友好往来,每年新缔结1—2个友好(合作)城市。加大外籍人士好人好事宣传力度,每年评选1—3名“烟台荣誉市民”。建立外资企业、商会、协会参与制定重大涉外政策的制度。提升烟台国际葡萄酒博览会等国际性展会影响力,每年组织国际性高端展会和专业学术会议5个以上。加快对外文化体育交流,每年承办2—3次国际赛事。

政务环境

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办理时限缩至10个工作日内

打造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我市有了明确的体制机制保障。

《实施意见》明确,完善涉外问题解决反馈机制。完善外商投资企业服务大使制度,落实“首接负责制”,增加服务大使数量,提高服务企业覆盖率和效能。建立外商投资企业问题反馈化解机制,重点解决一批历史遗留问题。

建立涉外就业和社会保障机制。建立健全外籍专家和人才引进政策,落实各类优惠待遇。简化就业办理流程,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和外国专家邀请函办理时限均缩短至10个工作日以内。用人单位自外籍员工办理就业证件之日起30日内为其办理社会保险登记。

健全外籍人士帮扶机制。设立烟台市外籍人士服务中心,完善涉外咨询服务功能,设立英语、韩语、日语等24小时多语种服务专线,在机场、火车站等公共场所广泛宣传。实施“外籍人士在烟帮助计划”,提供商务支援、手续代办、生活关心、人力资源等专业服务。

信息环境

建立全市翻译人才库

在优化涉外服务环境中,丰富多样的信息环境是关键一环。

《实施意见》指出,我市将优化国际语言环境,在全市涉外窗口普及英语,实现信息英文发布,利用1—2年时间使涉外公职人员掌握常用英语。鼓励驻烟外籍人士子女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中文学习(补习),支持有条件的学校设立免费中文培训点。建立全市翻译人才库,每年开展外语活动月和翻译高级研修班。

建设信息发布平台。丰富市政府门户网站英韩日文版和“中国烟台”外宣网站内容,建立烟台涉外专题网站、手机APP和公众


转载请注明:http://www.handanjk.com/afhgx/2297.html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