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宏网山东8月18日电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自去年8月31日正式挂牌成立。一年来,蹄疾步稳、敢试敢闯、敢创新,站在新时代改革开放最前沿的烟台交上了自贸片区建设一周年的亮眼成绩单。
深耕试验田勇闯开放路
烟台自贸片区自成立之日起,便承担着“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战略使命。
如何抢占制度创新先机、推动实施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制度创新?烟台市委书记张术平明确要求:“烟台片区要从自己的实际出发,以更新的改革理念、更大的改革魄力、更硬的改革举措,根据不同特色和定位进行独创,努力在新一轮自贸区建设中闯出新路、创出特色、走在前列。”
去年10月17日,韩国首尔。山东米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韩方投资者白娟秀女士,手捧山东自贸试验区烟台片区公司营业执照兴奋地说,“不用出国,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还收到一套免费刻制的印章,这么便利的服务,让我们以后到烟台投资充满了信心!”
烟台自贸片区在海外颁发的首张营业执照,也是政务服务走出国门,实现跨国审批的首创性探索。
制度创新的“加速度”,令人折服。
以“跨国办”为起点,“走出国门”的服务不断延伸。烟台自贸片区利用线上、线下两个渠道提供双向咨询服务,缩小由于制度差异带来的跨国经营成本负担,投资者“足不出户,照办不误”,最短5天就能快速办理烟台自贸片区的证照。
今年2月20日,烟台自贸片区驻韩招商处在首尔颁发了丽源莎(烟台)科技有限公司、路福(烟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营业执照。跨国审批“证照直达”,也为“后疫情”时代的跨国投资便利化、对外经贸合作提供了“烟台方案”。
目前,烟台自贸片区已为来自韩国、日本、马来西亚、匈牙利的11家企业提供了跨国审批服务。
继跨国“零跑腿,不见面”审批后,烟台自贸片区推出《关于促进自贸区建设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的20条意见》,88%可比事项达到“全国最快”行列,设置企业开办“集成式”服务、“证照同办、多证联办”等多项政务服务提速内容,推进实施一系列制度创新。
主动研究谋划,大胆创新突破。一年来,烟台自贸片区提炼总结上报了一大批制度创新案例,其中全省或全国首创率超过60%,同步产生实践创新成果数十项。在全国首创的工程建设项目“四书合一、三一审批、一链办理”新模式被商务部